第四届中国电信业信息化论坛在北京举行。 孙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价,推动电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去四年多的时间,我们对信息化绩效评价做了持续的研究,也和国内外很多专家,优秀企业的CIO就这些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所以有一些经验今天在这里主要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案例。
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孙强演讲
第四届中国电信业信息化论坛在北京举行,以下为中国电信业信息化论坛演讲嘉宾实录全文:
孙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价,推动电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去四年多的时间,我们对信息化绩效评价做了持续的研究,也和国内外很多专家,优秀企业的CIO就这些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所以有一些经验今天在这里主要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案例。
第一个话题是实施信息化绩效评价迫在眉睫。我们的看法是,信息化绩效评估是电信企业当前在信息化建设制度安排上缺失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在覆盖信息化建设的全生命周期里,从规划能力到建设能力,到做网络,软件开发,软件工程质量都有很多管理规范指导我们,也有一些最佳实践在指导我们,在绩效评价上缺少一套公认的方法标准。我们讲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评价,各位所关心的业务与IT融合,恰当的风险管控,提高业务附加值等就无从谈起,因此实施信息化绩效评价迫在眉睫。
第二个讲IT治理框架模型,流程管控模型和绩效评价模型。我们对最佳实践的研究只是消化吸收,特别为了应用它,我们现在很少跟客户讲国际上最佳实践,我们希望和中国国情结合,能够解决当前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因为我们提出来IT治理架构模型,核心是IT与业务一致性模型。
IT流程管控模型既包括覆盖全生命周期基本过程,也包括支持过程和控制过程。为什么讲IT管理控制模型,因为评价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所以我们评价完之后,得出的结果还是要用来指导,如何规范管理,怎么在有序的轨道上运行,所以要回到管控体系,管控模型上。下面是三位一体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从战略到流程,一直到项目层面,覆盖这三个层面的一种方法。我们想这一定分三个层面,在战略层面从业务角度整合和IT的战略来考虑,我们出版一本信息化绩效评价的专著,三个层面详细指标体系都有详细介绍。在流程管控形成IT风险管控体系,项目层面分解项目形式来进行实施。过去我们在很多用户看到做的绩效评价和财政部门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绩效评价,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把绩效评价里最关心的工作放在KPI指标上,我们知道流程决定结果,评价也是这样,评价过程是最为重要的,要用评价的整个体系管理评价的工作,而不是重视KPI指标。体系我们认为有评价主题,评价课题,评价的思路,根据评价的思路确定评价的模型,在评价模型里面主要四个要素,评价方法,评价机制,评价指标和评价数据,最终依据,除了KPI在我们文档交付只占10% 内容,有大量是在评价实施细则,利益相关方,一听到评价很敏感,在评价步骤上怎么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形成评价的报告用来指引。
看几个案例,第一个是基于部门的信息化绩效评价,信息化绩效评价就像高考指挥棒一样,只要拿起绩效评价的指挥棒,你会发现各个部门干得非常好,所以这是什么?这就是建立了信息化长效机制。第一个案例侧重看项目的实施过程,首先是确定指标和评价的方案,第二是部门核心智能和主要业务流程的梳理,接下来是部门核心业务数据化的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细化指标体系来确定最终的评价方案,也就是说这个评价方案,不到最后一刻指标体系老在变化,不是一开始做了一套KPI放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