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海航X平台产品团队成员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9日点击数:
作者:转载 来源:海航
摘要:
对话海航X平台产品团队成员
对话海航X平台产品团队成员
吴坤仁【项目咨询主管,X平台产品经理】
《海航人》:请问您主要负责哪方面的工作?
吴坤仁:我是X平台的产品经理,负责X平台产品策划、项目实施、宣介推广和优化提升的整体工作。
《海航人》:在这些工作中,哪些让您感受最深刻?
吴坤仁:X平台需求新、周期长、用户广,这些对于产品团队的每个人都是全新的挑战,平台自身的跨越性也使其成为海航信息化建设从单纯的项目管理迈向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管理的首个实践。正如X平台“大家一起来”的口号,这是个大家一起建设的平台,从集团领导到基层员工都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大众的参与与成就使X平台日臻完善,这正是海航精神中“共同追求”的一次集中体现。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上线准备阶段,为使集团所有员工能对X平台全面了解,我们通过信息管理体系进行了全员推介,大家在X平台的海航广场上把推介会现场的照片以微博形式发出来展示,从大型的会议室推介到三五人的办公室交流,场面既热烈又亲切,我深深地被集团的强大和体系的组织协同力所感动。
胡鹏【开发工程师,X平台交互设计师】
《海航人》:你是2011年入职的员工?
胡鹏:是的,入职不久就有机会加入X平台产品团队算一种幸运。
《海航人》:具体有哪些收获呢?
胡鹏:我就以收集应用需求为例吧。集团用户群体层次丰富,任何一个应用,不同用户群对它的需求不同,当收集到这些不同的需求时,我们会做综合考虑,哪些重要,哪些紧急,最终判断这个应用该怎么做。我们也要平衡各种用户的期望,全部满足是不可能的,但是必须最大程度平衡,做一个整递进的规划,这些都拓展了我的视野与思维。同时,我是做技术的,X平台的技术起点很高,比如光浏览器支持就要10多种,这种非功能性的需求显著增加,虽然做起来比较辛苦,但会有突破,也为我们未来的产品确立一个更高的标准。
何情【体系主管,X平台宣介推广组成员】
《海航人》:我听说您在X平台的工作中收获了很多第一次,可否分享下这些新的体验?
何情:我的岗位职责主要是信息管理体系执行率的提升、体系沟通机制的建设等。而我在X平台中参与的,如宣传视频制作和用户体验电话回访对我来讲都是全新的挑战,也是学习锻炼的机会。在需求、测试等环节,整个团队开放、灵活的沟通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大家对用户体验的注重。X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意见收集与反馈的渠道,比如#X平台建议#话题微博、IT服务热线、X平台邮箱、ITFeedback邮箱甚至团队全员每天定量进行电话回访等等。
《海航人》:目前对X平台用户电话回访情况如何?
何情:电话回访从平台试运行开始持续到完成正式切换后两周的时间,一方面为知晓推广效果,一方面为了解使用情况,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大部分受访同仁对平台的改变表示了支持和肯定,但也有部分同仁还不太适应。界面上,年轻的用户会比较喜欢win8风格;功能上,大家目前对行政办公类,如文件、公文流转、海航同仁等应用使用都比较频繁,对海航广场、工作圈的使用程度会有差异,电话回访为项目组发掘了26个需求点和53个待优化细节,间接使广大用户参与到平台建设中来。
其实X平台不仅是一个办公平台,通过开放接口,更多自主研发的第三方应用将在X平台上发布,而对手机和IPAD的支持,使最新文件、通告等信息可以直接推送到移动终端,这改变了企业与员工信息互动的方式,为集团打造一个开放的可无限延伸的信息化办公体系搭建了基础。
邱丽娜【项目咨询高级主管】
《海航人》:“产品化”是X平台诞生过程的标签,据了解您原来从事的是项目开发管理类工作,而最近参与了产品经理训练营的实战授课,您怎么看这种转变?
邱丽娜:这个转变包括意识、知识结构与活动三个层次。项目管理关注如何在可控成本范围内完成项目目标,是执行者。而产品管理更注重策划与推广,是一个更复杂的角色。一个项目做成一款好产品,需要翻倍的工作活动,背后是主动求变的意识和更多要学习的内容。
关注用户,以人为本是产品化的核心。正如我们即将推出的基于通讯的办公平台UCC,致力于提高人与机器、人与人、人与流程之间的沟通能力,通过整合所有的沟通工具和手段,使用户随时随地、使用任意终端来享受无差别的通讯服务和体验。如打电话不需查号码和拨号;如开会不需走出办公室;如培训不需出差。相信可以为大家带来全新的沟通体验。点击按钮自动加关注代码——新浪微博
《海航人》:请问您主要负责哪方面的工作?
吴坤仁:我是X平台的产品经理,负责X平台产品策划、项目实施、宣介推广和优化提升的整体工作。
《海航人》:在这些工作中,哪些让您感受最深刻?
吴坤仁:X平台需求新、周期长、用户广,这些对于产品团队的每个人都是全新的挑战,平台自身的跨越性也使其成为海航信息化建设从单纯的项目管理迈向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管理的首个实践。正如X平台“大家一起来”的口号,这是个大家一起建设的平台,从集团领导到基层员工都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大众的参与与成就使X平台日臻完善,这正是海航精神中“共同追求”的一次集中体现。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上线准备阶段,为使集团所有员工能对X平台全面了解,我们通过信息管理体系进行了全员推介,大家在X平台的海航广场上把推介会现场的照片以微博形式发出来展示,从大型的会议室推介到三五人的办公室交流,场面既热烈又亲切,我深深地被集团的强大和体系的组织协同力所感动。
胡鹏【开发工程师,X平台交互设计师】
《海航人》:你是2011年入职的员工?
胡鹏:是的,入职不久就有机会加入X平台产品团队算一种幸运。
《海航人》:具体有哪些收获呢?
胡鹏:我就以收集应用需求为例吧。集团用户群体层次丰富,任何一个应用,不同用户群对它的需求不同,当收集到这些不同的需求时,我们会做综合考虑,哪些重要,哪些紧急,最终判断这个应用该怎么做。我们也要平衡各种用户的期望,全部满足是不可能的,但是必须最大程度平衡,做一个整递进的规划,这些都拓展了我的视野与思维。同时,我是做技术的,X平台的技术起点很高,比如光浏览器支持就要10多种,这种非功能性的需求显著增加,虽然做起来比较辛苦,但会有突破,也为我们未来的产品确立一个更高的标准。
何情【体系主管,X平台宣介推广组成员】
《海航人》:我听说您在X平台的工作中收获了很多第一次,可否分享下这些新的体验?
何情:我的岗位职责主要是信息管理体系执行率的提升、体系沟通机制的建设等。而我在X平台中参与的,如宣传视频制作和用户体验电话回访对我来讲都是全新的挑战,也是学习锻炼的机会。在需求、测试等环节,整个团队开放、灵活的沟通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大家对用户体验的注重。X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意见收集与反馈的渠道,比如#X平台建议#话题微博、IT服务热线、X平台邮箱、ITFeedback邮箱甚至团队全员每天定量进行电话回访等等。
《海航人》:目前对X平台用户电话回访情况如何?
何情:电话回访从平台试运行开始持续到完成正式切换后两周的时间,一方面为知晓推广效果,一方面为了解使用情况,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大部分受访同仁对平台的改变表示了支持和肯定,但也有部分同仁还不太适应。界面上,年轻的用户会比较喜欢win8风格;功能上,大家目前对行政办公类,如文件、公文流转、海航同仁等应用使用都比较频繁,对海航广场、工作圈的使用程度会有差异,电话回访为项目组发掘了26个需求点和53个待优化细节,间接使广大用户参与到平台建设中来。
其实X平台不仅是一个办公平台,通过开放接口,更多自主研发的第三方应用将在X平台上发布,而对手机和IPAD的支持,使最新文件、通告等信息可以直接推送到移动终端,这改变了企业与员工信息互动的方式,为集团打造一个开放的可无限延伸的信息化办公体系搭建了基础。
邱丽娜【项目咨询高级主管】
《海航人》:“产品化”是X平台诞生过程的标签,据了解您原来从事的是项目开发管理类工作,而最近参与了产品经理训练营的实战授课,您怎么看这种转变?
邱丽娜:这个转变包括意识、知识结构与活动三个层次。项目管理关注如何在可控成本范围内完成项目目标,是执行者。而产品管理更注重策划与推广,是一个更复杂的角色。一个项目做成一款好产品,需要翻倍的工作活动,背后是主动求变的意识和更多要学习的内容。
关注用户,以人为本是产品化的核心。正如我们即将推出的基于通讯的办公平台UCC,致力于提高人与机器、人与人、人与流程之间的沟通能力,通过整合所有的沟通工具和手段,使用户随时随地、使用任意终端来享受无差别的通讯服务和体验。如打电话不需查号码和拨号;如开会不需走出办公室;如培训不需出差。相信可以为大家带来全新的沟通体验。
下一篇:海航成功背后离不开IT系统支撑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信息系统运维预算定额参考标准研究[04-09]
-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01-14]
- 16: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06-09]
- 24:eSCM-SP(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有哪些…[06-10]
- 第4章 跨文化沟通[01-14]
推荐专题
订阅
治理评论
- 治理评论第一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六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二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五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三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四期[01-20]
- 太极凭什么中标12306? [09-26]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书评[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