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全国两会上,田静等科技界政协委员通过本报道出心声:“想和经济界委员坐坐。”以期更好地求解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大命题。10年过去了,“科技与经济融合方面有一些案例,但不多,产研合作中科研院所仍占主导。”
“这几年两会上,我一直在呼吁这件事。为什么硅谷能成为创新高地?因为那里有大量发现项目并将其产业化的企业。而我们怎样将实验室的成果变成能被市场接受的产品?谁应该来做这件事?”田静抛出了一连串的问号。
在他看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曾鼓励科研人员走向市场,也推动了科研院所的改制转企,但在现阶段,科研院所应该潜心做好更加长线的基础和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研究,资本和企业应在中试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由于科研人员不懂品牌、设计、营销等商业运作模式,再加上小富即安的心理,科研人员自己转化成果创办的企业通常停留在小批量生产阶段。但从市场潜力和技术水平来讲,是可以扩大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研发的。”田静说,一些本来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就这样失去发展机会。
“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尤其是引导企业加大对中试环节的关注。”他认为,政府要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链,将中试这个薄弱环节弥补上,同时科研人员要继续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互动,科技与经济才能真正很好地融合。
田静认为,近几年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渐多,也有不错的案例。如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一项科研成果,由神华集团组织中试并成功投产,目前已有十多条生产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这样的成功例子还是太少。”田静说,大部分科研合作停留在共同申请国家项目阶段,企业真正通过需求来引导研发的不多,技术导向依然占主导,企业尚未做好承接科研成果中试和转化的准备。
“和10年前相比,企业更有钱了,但它不知道怎么选项目、管项目,不具备转化能力。”他认为,科技界应考虑怎样将自己研究内容的应用前景和进展展示给企业,让企业相信科技界的能力,早日介入到科研项目研发中去,从而引导研发的走向,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我们欢迎企业从概念设计就介入进来,提出他们的需求,并制定商业化路线图,尤其要将中试过程考虑进去。”田静说,现在很多企业和科研人员都喜欢“交钥匙”工程,但其实,双方在中试及走向市场过程中应有个磨合过程。企业将市场应用的信息反馈给科研人员,他们加以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逐步改进,才能使产品不断完善,真正把科研成果转变为市场可接受的商品。(记者操秀英)
- 信息系统运维预算定额参考标准研究[04-09]
-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01-14]
- 16: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06-09]
- 24:eSCM-SP(服务提供商外包能力模型)有哪些…[06-10]
- 第4章 跨文化沟通[01-14]
- 治理评论第一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六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二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五期[01-20]
- 治理评论第三期[01-20]
- 治理评论第四期[01-20]
- 太极凭什么中标12306? [09-26]
-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书评[11-01]